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說回家,太沉重-同志春節攻防戰

文|同志諮詢熱線 政策推廣部主任 呂欣潔 
(原刊於98年一月份立報) 


  每年農曆春節,大多數的學生都帶著愉快輕鬆的心情準備返家,有家庭或伴侶的異性戀們,也都開始規劃到婆家娘家過年的行程,或許回到老家要稍微重新適應,但總是和親人相聚總是台灣人很重要的習俗和傳統。 


  但對同志來說,如此長時間的假期可說是一場攻防戰的開始:包包上的彩虹吊飾,收起來、皮夾裡情人的照片,收起來、太MAN或太娘的衣服,收起來、手機裡的寶貝先換個名字,一切只為了回鄉順利,平安歸來。 




  對有伴侶的同志來說,必須先催眠自己是單身,不然可是會在大小親戚輪番上陣『關心』的時刻,不小心露了餡;再來,情侶分開勢必要情話綿綿一番,回到老家的同志,只能找偷閒時刻和彼此聯絡,免得被爸媽發現情勢不對,不然就得在情人來電但親人在旁時,大聲說句『恭喜發財』掩飾過去;最辛苦的就是在所謂『適婚年齡』的同志們,身邊同輩份的表兄姐堂弟妹一一結婚宴客,甚至有些孩子都蹦出來了,好心熱情的長輩們這時候自然地就把目標轉向了看似單身的同志們:『也該好嫁一嫁/娶一娶了吧?』、『隔壁王媽媽的兒子很不錯』、『表哥的女同事很漂亮呢~』……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心裡只能祈禱假期快過去,回到交往七八年的伴侶身邊、回到那個能真正讓自己放鬆的家。 


  最近就聽到身邊有個T朋友在抱怨,明明就早已跟父母出櫃,但在過年時分,阿嬤握著她的手說:什麼時候要嫁了啊?怎麼還那麼像男生長不大啊?媽媽還是得笑著說快了快了,爸爸也尷尬的開始喝起酒來,T朋友也只好擺擺手就當作是每年固定的表演行程。 




  我們常會說春節是對同志是最辛苦的節日,大多數的同志除了行李之外,都要帶著好幾個面具回家,在不同的場合,要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就算是已經出櫃的同志,還是得在『已知道』和『未知道』以及『假裝不知道』的親人朋友中選擇性的展露真實的自我,非常辛苦也帶著一絲的哀傷。家,原本該是人生命中不變的避風港,一個溫暖的家也是每個人一生所追求很重要的方向,但對同志來說,卻在原生家庭找不到原本該屬於自已的歸屬感、滿足感,每年的春節只是再一次的提醒每個同志:自己和傳統二元的男女有多麼大的不同,包含性傾向、性別氣質,還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並且,在那樣強大穩固的傳統氛圍之下,每個同志都在那個場域中被迫地要隱藏自己的生活、感情、甚至對未來的規劃和藍圖,怪不得許多同志孩子都會被視為沒打算、不會想的小孩,因為我們勢必會和父母用不同的眼光在看待未來,然而,這些卻都必須要深藏在自己的心底。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總會有同志孩子在春節假期的壓力中無預警的出櫃,或是在假期尚未結束前,就趕緊逃離那個看似熟悉卻又感到陌生的家。我們不停的努力,就是希望將來有一天,同志孩子們可以也帶著輕鬆的心情回鄉,介紹自己多年的伴侶,讓我們的家像個真實的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